(1)中美贸易战再次恶化,国内政策强化的时间有望推进,预计范围将扩大; (2)政策强化措施主要是财政政策。在货币政策的补充下,产业政策侧重于制造业和可选择的消费,就业政策触底; (3)短期风险偏好受挫,结构布局调整,加入技术和群体消费的逻辑继续加强,强强恒强。
摘要
1.中美贸易战再次恶化,国内政策加强的时间有望推进,预计范围将扩大。在引入中国的反措施之后,联合国ited国家立即提高对所有出口到美国的关税。从边际来看,第三季度经济面临着对2000亿商品25%关税和120亿商品15%关税的双重影响。该政策逐步加强。这有两个主要原因。首先,全球经济同步下滑。 PMI等繁荣指标继续下滑,经济衰退信号继续出现,发达经济体政府债券收益率呈上升趋势。国内经济在7月份回落,8月继续下跌。在此背景下,第三季度的经济增长率接近目标增长率6%。二是就业压力,城市调查失业大鼠在6月和7月逐渐攀升,目前达到5.3%的水平,5.5%的政策目标并不遥远。对美国的出口促进了1686万人的就业。在贸易战中,对美国出口增长率的下降增加了就业压力。
2.加强政策的措施主要是财政政策,并辅以货币政策。产业政策侧重于制造业和可选择性消费,就业政策处于底层。财政政策考虑增加特殊债务配额,增量部分考虑相关领域,如旧改革,冷链物流,城市停车场,或相应的金额之间的差额他特别的债务限额和余额。今年发行特别债务的大规模概率超过2.15万亿。 。此外,基础设施项目的资本比率降低,特殊国债和长期建设国债都在政策工具箱中。在LPR改革之后,美联储在9月份降息,预计多边基金利率将会降低。目标存款准备金率削减仍被用作常设工具。工业政策迫使制造业提供财政,税收和财政支持。在可选消费的汽车,家电等领域的政策与农村市场的开始合作。根据就业政策,目前的就业政策主要集中在减税,sta为了加强行动,扩大高职院校100万人的招聘,习主席和李总理最近高度重视地方研究中职业教育和大学教育的发展。国务院就业领导小组成立后,就业政策更加接近独立的就业政策体系。
3.短期风险偏好受挫,结构性市场在调整中有所调整。集团的技术和消费继续增强,而强者则强劲。在中美贸易战短期升级后,风险偏好再次受挫。在中期,关键结构性市场的延续是明确的政策信号和经济稳定的预期。具体而言,需要不断推断三个因素:第一,政策的不断加强;第二,改革开放措施能否持续释放,第三是贸易放松的信号。技术的增长和集团的消费将继续得到加强。从公司发布的年中报告的最新结果来看,各个领域的领先公司的表现都很好。技术增长的原因有三个方面。首先,基金仓位继续下滑,其次是业绩。有一个持续的比较优势,第三是初级可用的子行业催化剂。消费者群体的逻辑尚未被破坏。从历史消费群体的角度来看,有三种情况会导致集团崩溃。消除了经济不确定性,该集团的业绩低于预期,或估计了政策的影响。价值泡沫,目前,这三种情况都没有出现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