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狼来了”这个故事用到房地产税的新闻上简直再合适不过了,各路媒体专家听风就是雨,颇有看热闹不嫌事儿大的心态。
事情是这样的,7月2日,全国人大常委、财经委员会副主任郝如玉在第十届“中国经济增长与周期论坛”论上随口谈了一句房地产税,原话是这样的,“大家最关心的房地产税,仍然在起草过程中,这两个税都是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里面提出来的‘加快房地产税的立法步伐和促进环保税的费改税’,今年房地产税在继续起草。”
消息一出,很多人便开始期盼着,房地产税颁布实施,这高企的房价是不是就能降下来了?? 先不说这房地产税法尚还在起草中,最后完成还要多少年,不得而知。就单说降房价,就已经很不靠谱了!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当前的经济环境,决定了买房的需求在不断上涨。需求旺盛,供不应求,房子就没有降价的理由。我们先来看看这些需求是怎么来的。
货币宽松导致买房需求强烈,房价攀升
我们知道,当前的经济形势,正处于L型走势的底部,国家需要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来应对。通过直接发行货币,降低准备金率和贷款利率等手段,使市场货币供应量增加。货币量多了,利率也降低了,需要贷款的企业和个人就更容易贷到款。更为关键的是,银行还会争相给出贷款利率折扣,这对于购房者是一个很大的诱惑。3年前,房贷利率几乎没有折扣,但是现在,9折利率几乎遍布全国。为期20年的100万房贷,按9折利率可以节约7万元左右的利息。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会刺激大量处于观望的购房者及时出手。
货币宽松可能导致的另一个结果,则是通货膨胀率。这时候,物价上涨,而你手里的现金会迅速贬值。你把钱存到银行,因为利率降低,可能不但没有利息,还得亏钱。随之走低的还有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虽然还能勉强跑过通货膨胀,但是你肯定觉得心有不甘。如果投资P2P,股市又如何?实话说,风险太大,因为实体经济走弱,一不小心可能本都回不来。这个时侯,进行资产保值最好的办法是把放在银行里的钱花出去,变成固定资产。这时候,有钱的都会排队去买房,没钱的,也会想办法凑钱去买房。大量的入市需求刺激下,房价不涨才怪。
总之,宽松的货帀政策,对于国家而言,是应对经济不景气的一种经济调节手段,而这必定会助长楼市的升温,房价的上涨,这时候指望房价下跌,简直是异想天开。
征税导致大量空置房入市的条件不成立
未来的房地产税主体税种由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合并而成。收税标准将参照世界通行做法,估算价值100万的房产可能会每年增加约5000元税负。
支持房地产税降房价的观点认为,收税能迫使多套房持有者卖掉其中一部分,增加市场供给,从而可以让房价降下来。这表面上听起来是不是很有道理?看上去也符合经济学上供需平衡的基本原理。
但现实却是这样的……
简单来算笔账,以一套300万的房子为例,假设首付100万,贷款200万(期限20年,基准利率,等额本息还款,月还款13089元),按照过去10年房价年平均涨幅13.5%计算,一年后该房增值40.5万。
而这一年,买房付出的成本仅仅是115.7万(首付100万+银行还贷15.7万),换算一下,年化收益率高达35%!
当你有了40万的房屋增值预期,再去面对区区1-2万元/年的房产税,你还会把它放在眼里,觉得它增加了你持有这套房产的成本吗? 换作是谁,也不会为了节省一点点房地产税而把房子卖了吧。因此,空置房入市的前提条件不成立,更不用说降房价了。
谁来负担税负?
既然买房需求高涨,空置房又不会大量入市,那么问题来了,如果在未来开征房地产税,受到一万点伤害的到底是谁?
对于还在租房、没买房或者手中只有一套房的人来说,你会想当然的以为那些资产难以估量、名下多套大面积高档住宅的壕们才是房地产税征收的重要对象!但是你觉得像王思聪这样的人会在乎每年多交这么点钱么?
当然,对于手头持有几套房产的企业高管或小私营业主等一些中产肯定也逃不开缴税了,可是你觉得好不容易有点家底的他们会乖乖的白白交出来么?答案是必须不会!很简单,卖了旧房换地段好些品质高的房子,然后房租涨价,税钱回来是分分钟的事情!北上广深的房子还有怕租不出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