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雨季的到来,天气变得阴晴不定。而楼市的动向也犹如这天气一般变幻莫测。这不,厦门市国土资源与房产管理局发布通知,宣布自7月15日起调整住房信贷政策,对楼市进行限贷。实际上,今年春节以来,包括厦门在内的多个城市都调整了房贷政策,说好的去库存大方向,怎么就忽然有人掉队了呢?银行宝宝们到底是出于什么目的?下半年的信贷政策趋势将如何?对我们购房人会产生哪些影响?这一切的一切,融360将为您一一解答。
先来看一下到目前为止,哪些城市出台了限贷政策。
上海:上海首套房利率最低9折,二套房首付比例提高到50%
今年3月底,上海市政府等多个部门发布消息称,对拥有1套住房的居民家庭,为改善居住条件再次申请商业性个人贷款购买普通自住房的,首付比例不低于50%,购买非普通自住房的,首付贷款比例不低于70%。之后的4月份,上海市30家银行全部将首套房利率调整至9折。
除了贷款政策,购房资格标准也变高,要求从自购房之日起计算的前3年内在上海市累计缴纳2年以上,调整为自购房之日前连续缴纳满5年及以上。
融360解读:上海的限购政策,主要是为了抑制投机性需求购房,从而抑制房价过快上涨,新政收紧的二套房认定标准,上调了二套房贷款首付比例,能有效降低买房杠杆。银行的房贷客户还款压力会比较小,因此弃楼断供的现象会减少。对于银行来说是为了降低信贷风险。
深圳:社保一年提至3年
同样是3月份,严格控制“首付贷”,深圳市政府深夜发文,要求非深户在深圳购房,社保缴满年限由此前的1年提高至3年,限购一套房;对购房人家庭名下在本市无房且近2年内无住房贷款记录的,贷款首付比例仍继续执行最低3成;对购房人家庭名下在本市无房但近2年内有住房贷款记录的或在本市已有一套住房但已结清相应住房贷款的,贷款首付比例执行最低4成。
融360解读:今年,深圳房价出现非理性上涨,社保“1年改3年、限贷政策,最直接的作用就是抑制投资客的入市速度和成交活跃度”,从而抑制房价过快上涨;从银行的角度看,就是降低杠杆风险。
南京:严格区分“首次”和“首套”住房
3月份,江苏发文,要求南京地区首次购房首付为2.5成,利率执行基准利率的0.7倍。有三种情况执行“首套购房”政策,最低首付比例全江苏省各城市均为30%,贷款利率下限为基准利率的0.7倍。并强调严格禁止“首付贷”或“零首付”。以下3种情况执行首套房贷款首付最低30%,贷款利率下限为基准利率的0.7倍
(1)有购房贷款记录、但申请贷款购房时实际没有住房的居民家庭;
(2)已买有一套住房、但没有购房贷款记录的居民家庭;
(3)仅有一套住房、虽有住房贷款但贷款已结清的。
有住房、有贷款且贷款未结清的“二套房”最低首付为30%。
融360解读:这里说的首次购房,指的是从来没买过房,包括从没有申请贷款买房也没有全款买房。而首套房包括有购房贷款记录、但申请贷款购房时实际没有住房的居民家庭;已买有一套住房、但没有购房贷款记录的居民家庭;仅有一套住房、虽有住房贷款但贷款已结清的家庭。
合肥:执行差别化房贷政策
6月份,合肥房产局等多个部门在政务会议中明确,将执行差别化信贷政策,其中商品房最低首付比为25%,下类情况购买商品房的首付比例为40%:
1、居民家庭拥有一套住房,在本市市区范围内,无购房贷款记录的,包括在外地贷款的记录。
2、居民家庭拥有一套住房,且有相应贷款结清。
3、居民家庭无住房,但有一次贷款记录。
下类情况购买商品房的首付比例为50%:
名下有一套房且相应贷款未结清,为改善住房条件再次申请的,首付比为50%。
下列情况购买商品房的首付比为60%:
1、居民家庭有两套及以上住房,且有购房贷款记录。
2、居民家庭有两套及以上住房,且已经结清购房贷款记录。
3、居民家庭有2次购房贷款记录,且已经结清第一次购房贷款记录的。
同时停止向第三套以上的购买提供公积金贷款。
融360解读:合肥的限贷政策划分的更为细致会影响到相当一部分投资者,对合肥楼市降温起到一定限制作用。
北京:工行北京商住房首付比例提升至7成
6月份,工商银行北京分行将北京商住房首付比例从原来的50%提升至70%,目前工行仅针对北京的商住房实行该政策。